創立270週年

La Quête du Temps

La Quête du temps

超越製錶範疇的傑作

為紀念品牌成立270週年,江詩丹頓推出La Quête du Temps——這款歷經7年匠心打造的機械奇蹟,向品牌傳承致敬。 這款時鐘尺寸可觀,探索時間、宇宙與人類智慧之間的密切聯繫,其所承襲的傳統可追溯至古代。 此舉亦啟發全新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腕錶,腕錶具雙面設計,將La Quête du Temps的雄心轉化為可佩戴的形式。

作品起源 構築時間 「天文學家」自動人偶 La Quête du Temps x 羅浮宮

作品起源

向啟蒙時代致意,禮讚人類對時間永恆不變的迷戀

"自動人偶向來是獨立裝置,或是附加於鐘錶的活動結構。 

La Quête du Temps was conceived to usher an automaton into the movement as part of its timekeeping function. 一套機械「記憶」機制記錄時間,由自動人偶以專屬音樂編排的動作詮釋時間流轉。"

Image illustrating a entire automaton in gold on a watch complication
Image illustrating the clock and its rotating circles representing the celestial vault
Image illustrating  the solar system on the base of the clock

構築時間

三個維度,一款傑作

穹頂——天穹與時間劇場 天文鐘——涵蓋多重複雜功能的精密天文機械裝置 底座——動態、聲音與象徵的基礎

構築時間

和諧共創

La Quête du Temps歷經逾7年研發,雲集超過15個領域的專家,各自突破其工藝界限。 從高級製錶到雕塑,從天文測繪到音樂創作,這款傑作的誕生源於合作、好奇心和共同想像。

Image illustrating the hand-drawn clock
Image illustrating a gold scorpion and a blunt object

構築時間

人才雲集

這場集體探索的核心,是對製錶藝術的禮讚,表達人類對時間的永恆迷戀。 製錶大師構思了機芯,設計了圓頂,並諮詢了日內瓦天文台的天文學家。 François Junod是公認的世界頂尖自動人偶大師,他製成「天文學家」自動人偶,為其編排了144種流暢動作,並與作曲家Woodkid合作,為三段演出創作旋律。 各裝飾藝術領域的非凡大師,為這款傑作傾注微繪、雕刻、寶石鑲嵌、細工鑲嵌、琺瑯工藝等精髓。

構築時間

時間始於一個動作

Image illustrating a transparent half sphere with golden constellations on top

從雕刻的星座到手繪的天穹,每一個細節都以精準、熱情與明確的意圖悉心打造。 下筆繪製穹頂星圖之前,必須先經過6個月的測試。 甚至用來製作底座的水晶等原材料,也需時2年精挑細選,方能覓得理想的尺寸和淨度。

這款時鐘不僅僅是一件物品, 更是對人類雙手、思想與夢想力量的讚頌,一切凝聚於對美與卓越的一心一意追求之中。

Image illustrating the hand-engraving of a constellation

天文學家

活生生的時間雕塑

La Quête du Temps的自動人偶不僅是複雜功能,更是哲學與情感的核心所在。 人偶的形象為「天文學家」,能表現出144種不同動作,優雅而精確地指示時間,在鐘錶領域實屬全球首創。 人偶動作流暢、安靜、自然,透過158個凸輪和與時鐘相連的機械記憶系統協調。

Highlighting the details of the artwork

展覽

羅浮宮博物館La Quéte du Temps展覽

Image illustrating the museum "Le Louvre"

2025年9月17日至11月12日,La Quête du temps將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展出,同場亦展出來自古代、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時期的11件鐘錶傑作。

Image illustrating the work of art in its entierty

Image illutrating a watch with a gold automaton that tells the time

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腕錶

微型化與創新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