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Quête du temps
獨一無二的自動人偶
自古以來,自動人偶不是獨立裝置,就是附加於鐘錶的活動結構。 如今,江詩丹頓重新構思了這個概念,將自動人偶融入機芯,成為製錶複雜功能,可顯示小時和分鐘。 因此,「天文學家」自動人偶是La Quête du Temps的靈魂,將時間詮釋為優雅動態,伴隨著樂韻。
全新複雜功能
以動作報時

為了令「天文學家」自動人偶能夠完成任務,機械記憶體將機芯的小時和分鐘轉錄到自動人偶上。 這項獲得專利的工藝透過穹頂上精密刻劃的錶盤,將時間轉化為寫實動作,隨著每一瞬間的變化而不斷演變。
全新複雜功能
144種動作,流露無限情感

自動人偶每次啟動都會展現完全獨一無二的動作。 刻度特意按隨機順序排列,以確保時間不會以相同的方式顯示兩次。 「天文學家」自動人偶的身體在多個軸上移動,流暢而安靜,模仿人類動作的優雅。
編舞的背後隱藏著機械創舉:144種不同動作,由158個凸輪驅動,全部經過手工調整,產生栩栩如生的效果。








時之舞蹈
精細有如雕塑,活潑有如舞者
「天文學家」自動人偶由François Junod以青銅雕塑而成,其上雕刻星座,鑲有鑽石星星,並且鍍金,如珠如寶。 其姿態刻意展現雌雄同體的優雅,令人聯想到舞者的動作,為每段演出增添情感。
同樣的知識亦使「天文學家」自動人偶能將最細微的動作與音樂旋律精準同步。
144
種獨特的自動人偶動作, 可顯示時間並與環境互動。
158
個凸輪,設計精密,可以控制 自動人偶的舞蹈
7
年研發,製錶師、工程師、自動人偶工匠、藝術家、天文學家和音樂家攜手合作
28厘米
高
機械芭蕾
三幕機械詩篇
悅耳的鬧鈴響起,「天文學家」甦醒,迎接白晝與黑夜,追蹤月球的軌跡。
機械配樂 (鋼片琴+哇音共鳴管) 響起,自動人偶指向星座,呼應人類對星空的迷戀。
「天文學家」透過每次啟動時變化的動作,顯示目前的小時和分鐘,代替指針和鐘盤,活現生機。
宇宙動態
「天文學家」自動人偶
琉璃天空下的人物姿態自然、平衡,卻隱藏匠心巧思。 「天文學家」頭上直徑40厘米的穹頂帶來技術上的挑戰,最終以類似渾天儀的拱形支架加以解決。 同樣,在穹頂內以懸浮刻度顯示時間的構想,也因重量問題而受限,最終透過燒結鈦合金粉末,製成既纖細又堅固的網格,成功化解難題。


永恆保存的天空
手繪穹頂
自動人偶械上方的玻璃穹頂,內側以徒手繪製,描繪1755年9月17日的日內瓦夜空——這一天,江詩丹頓與第一位學徒簽約,標誌著品牌的誕生。
此精確天體配置為品牌與日內瓦天文台合作研創,包括黃道十二星座,以及獵戶座、大熊座和小熊座——皆為孩子們最早學會辨認的星星。 在其弧形表面上,這片手繪的宇宙既是一幅溯源的地圖,也是令人讚嘆的舞台,時間在群星之間啟程。
精通自動人偶藝術
自動人偶雕塑家François Junod

François Junod公認為全球頂尖的自動人偶大師,他將其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藝融入La Quête du Temps之中。 在自動人偶的發源地聖十字鎮 (Sainte-Croix) 的工坊中,他以青銅塑造「天文學家」自動人偶,為其手工雕刻星座,並且鍍金,如珠如寶。 他與江詩丹頓的製錶師和工程師緊密合作,設計出鉸接系統、頭部運動機構,以及獲得專利的機械記憶裝置,這些創新令3,923個組件展現栩栩如生的優雅姿態,將機械轉化為存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