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blueprints and watchmaking tools lay on a desk.

自1755年以来

源自 1755年的传承
270年的卓越制表历程

自1755年以来

自1755年以来,江诗丹顿始终追求卓越制表技艺。


历史里程碑 精妙非凡的机芯 非凡时计 世界纪录
A vintage book labeled 'NEW YORK B', next to an old-fashioned wristwatch with a leather strap, placed on top of an old document with handwritten text

历史里程碑

他们胆识过人,富有坚定信念与远见,为江诗丹顿270年来从未间断并延续至今的辉煌历史奠定了基础。 传承已凝聚为江诗丹顿的制表风格精髓,创始人的个性色彩也依然体现于追求卓越的信念、创新精神与每一枚品牌自制机芯中,现今依旧能够感受到。

A collage of three historic male portraits and a watch movement.
A light background  with the French text, which translates to 'Do better if possible, which is always possible.'
A golden watch movement is being worked on with tools.
A large gear and a gold Maltese cross logo on display.

非凡卓越的工匠大师

1755年 - 悠久历史诞生的时刻 1819年 - 展开合作 1839年 - 创新与技术进步 1880年 - 马耳他十字标志的诞生

标志性地点

1906年 - 品牌在日内瓦市中心开设首家专卖店

20世纪初期,王室名流的订单纷至沓来,罗马尼亚玛丽王后(Queen Mary of Rumania)、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兄弟(Henry and William James)、杰罗姆·波拿巴(Jerome Bonaparte)之孙维克多·拿破仑亲王(Prince Victor Napoleon)等均为江诗丹顿的客户。为了在合适的环境中展示其奢华作品,江诗丹顿于1906年8月1日在日内瓦市中心开设了首间专卖店。

An old brown building with the text saying "Watchmaking Factory" on its facade.

2004年 - 江诗丹顿在普朗莱乌特的全新制表厂正式揭幕。

这座由著名建筑师Bernard Tschumi设计的现代建筑,呈现别具风格的半马耳他十字造型,集管理、行政和工作坊功能于一身。将近10年后的2013年10月,江诗丹顿设于汝山谷中心地带Le Brassus的全新生产表厂落成。

A modern building with glass and grey metal structure..
Tweezers holding a gold piece over an intricate watch movement.

精妙非凡的机芯

两个多世纪以来,江诗丹顿全面探索制表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陀飞轮调节装置和天文显示功能以及报时表和计时腕表。 江诗丹顿的专业技艺,亦拓展至打造超薄机芯和加工镂空机芯等领域。

Two antique gold pocket watches with white faces and black Roman numerals.
Two gold pocket watches, one closed and one open with a white dial.
A gold pocket watch displaying multiple time zones

精准测量时间

1819年 - 计时腕表和精准计时 1907年 - 精准计时与可靠性能 1932年 – 满足遍游寰宇的需求

不断创新,应对技术挑战

1943年 - 超薄三问报时4261腕表

典藏编号4261腕表的问世,为江诗丹顿报时表的辉煌历史树立重要里程碑。 为使这款杰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问世,江诗丹顿不仅要应对制作三问报时表所需面临的技术挑战。品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设计出厚度仅为3.2毫米的超薄机芯,由此创下纪录。机芯搭载于直径36毫米,厚度5.25毫米的表壳内,是江诗丹顿最具传奇色彩,亦是最为珍稀罕有的作品之一。

A classic round silver watch with a dark leather strap.
Side view of an ultra-thin wristwatch with a gold case and black strap, showcasing its thin profile next to two coins for comparison.

1955年 - 1003超薄机芯

江诗丹顿于品牌诞辰200周年之际,重申其创造典雅腕表的使命,推出业内最为纤薄的腕表款式,这款腕表由177枚零件组成,搭载充满传奇色彩的9法分1003机芯。此款机芯厚度仅为1.64毫米,迄今仍旧是世界上最为纤薄的手动上链机械机芯。2015年,1003机芯经重新演绎,推出金质款式。

1994年 - 镂雕机械

镂雕工艺被钟表鉴赏家视为一项制表复杂工艺。 这项工艺需要在机械机芯零件上雕刻出镂空图案,同时亦要确保零件保持本身的可靠性能,因此镂雕是一项极为精密复杂的工艺,能够掌握此项工艺的制表工艺师人数亦寥寥无几。 江诗丹顿是极少数时至今日依旧能够制造万年历和超薄机芯等超卓复杂功能镂空机芯的表厂之一。

A round skeleton watch with visible gears and a moon phase.

技术为设计服务

1996年 - 特殊显示功能

于1824年问世的跳时表,最初是为方便清晰读时而设计。 如今,这项时间显示复杂功能,通常与逆跳分钟显示搭配在一起,后者以分针在刻度从0至60的圆弧显示窗内指示时间,当分针运行至60分钟刻度时会返回0刻度起点,开始下一小时计时。

于1996年推出的“Saltarello”表款,无疑是采用这一读时方式的最佳典范,同时亦将其他功能巧妙结合,成为江诗丹顿精湛工艺的“标配”。

A woman's wrist wearing a watch with a black leather strap and a silver face.
Wristwatch with a black leather strap, a silver watch face featuring an arched scale from 0 to 60 for minutes, and a small window at the top displaying the hour in numerical format.

2005年 - 肆意发挥艺术表达手法

2005年问世并沿用至今的2460 G4机芯,配备四枚圆盘,分别用于显示小时、分钟、星期和日期。 读取时间和日历的窗口对称分布于表盘外缘,不设指针或数字时标的设计,为创作微绘作品的工艺师留出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这也是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时计选择搭载这款机芯的原因。

A watch with a brown leather strap, a blue watch case engraved with a lion, and a gold frame .
A gloved hand holding a blue watch case back engraved with a lion
The intricate inner workings of a mechanical watch with visible gears and components, set against a dark background

非凡时计

江诗丹顿以数不胜数的非凡时计书写辉煌传奇,每一款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皆以别具一格的方式结合艺术美感与制表创新,成就江诗丹顿始自1755年以来的悠久历史传承。

1755年 - Jean-Marc Vacheron制作的首枚怀表

这款银质怀表的机芯上镌刻“J·M:Vacheron A GENEVE”(J·M: Vacheron于日内瓦)的字样,是唯一一枚已知的标注了江诗丹顿创始人名字的时计,代表着江诗丹顿悠久的历史底蕴。这款怀表采用机轴擒纵系统,饰有精巧的金质指针。 作为醒目的机芯部件,摆轮夹板饰有精美的阿拉伯式花纹,彰显品牌精湛的制表艺术。 这款怀表承载的精湛技术与美学标准随时间流传,逐渐成为了江诗丹顿的品牌象征。

An antique pocket watch with Roman numerals, placed in front of an open book with handwritten text.
A pocket watch with a detailed map of Europe on its cover, featuring gold text on a blue background.

1824年 - 对艺术美学的不懈追求

品牌历史见证了江诗丹顿不断将精湛工艺与美学创意巧妙结合的历程。 江诗丹顿不断博采众长,通过各种合作和联合创作的方式,与艺术界和文化界紧密相连。

江诗丹顿的时计作品是创新与艺术美感的典范之作,是彰显高级制表之美(La Belle Haute Horlogerie)的化身。 江诗丹顿的专业制表师和工艺师以满腔热忱挥洒唤醒情感的独特天赋,讲述动人故事,分享艺术愿景。


1889年 - 首批女士腕表之一

女性很早就对制表产生了兴趣,她们通常采用时计作为珠宝首饰来提升个人魅力。 这款源自1889年的女士时计就是首批生产的腕表之一。 它的出现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然而怀表直至20世纪初才成为制表界无可比拟的“霸主”。

江诗丹顿始终在艺术表达领域为女士时计作品留有一席之地,不断迎接挑战,将隽永风格与时尚潮流巧妙融合,契合女性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角色。

An ornate gold pocket watch with a white face, Roman numerals.

1918年 - 卓越工艺

江诗丹顿是历史最为悠久且从未间断生产的钟表制造商,拥有270年精湛工艺。 江诗丹顿时计,以非凡出色的精密复杂机械机制,实现简单易用的操作。 江诗丹顿拥有不计其数并引以为傲的复杂功能与时计特色:报时表、陀飞轮、特殊显示功能、天文复杂功能……

品牌将隽永制表传统与前沿创新相结合,融汇精湛制表工艺与匠心美学设计,令每一枚时计皆如艺术杰作般令人心动,由此赢得显赫声誉。

An ornate gold pocket watch with a white face, Roman numerals.

1979年 - Kallista,至美之极

Kallista卡里斯泰腕表(在希腊语中意为“至美之极”)由一块一公斤重的金锭雕刻而成,镶嵌118颗总重约130克拉的钻石,是一款璀璨迷人的钟表作品。这件惊世绝作花费了6,000小时才完成,仅镶嵌祖母绿切割钻石就历时五年。

一年后,江诗丹顿推出经典之作——Kalla腕表,2024年问世的Grand Lady Kalla高级珠宝时计就是从这款旷世之作汲取灵感。

An antique pocket watch with Roman numerals, placed in front of an open book with handwritten text.
A pocket watch with a detailed map of Europe on its cover, featuring gold text on a blue background.

2020年 - 江诗丹顿全新制表灵感

2020年,江诗丹顿推出专为女性设计的全新系列,通过艺术工艺、精准度、卓越性及设计美学的多维度融合,

演绎高级钟表与高级定制时装的浪漫邂逅。

其设计俏皮而不失优雅,诠释了现代女性特质:灵感丰沛、独立自主且魅力非凡。

这一系列于2024年盛大回归,是江诗丹顿与“One of Not Many卓尔不群”的青年人才殷亦晴(Yiqing Yin)展开创新与创意合作的最新成果。

世界纪录

2025 - 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腕表 – La Première 2024年 –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The Berkley超卓复杂功能怀表 2019年 - Twin Beat双重芯率 2017年 - Celestia Astronomical天体超卓复杂腕表 2005年 - Tour de l’île